据中国经济网8月7日讯 近年来,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服务业仍保持平稳增长态势,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继续发挥“稳定器”作用。据官方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1%,成为国民经济最大产业,2014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8.2%,超过“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达到47%的目标。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到49.5%,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分别高于第二产业和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3和1.4个百分点,再创新高。
在国家积极营造助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下,服务业企业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服务业企业数为160.7万户,同比增长22.6%,占全国新登记注册企业总数的80.3%。其中,颇引人注意的的数据是,生产性服务业相关领域增长较快,尤其以互联网及软件信息技术、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邮政业这三类增长最快。
生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与国家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密不可分。2014年8月6日,国办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指导意见》,这是国务院首次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做出的全面部署。意见提出要以产业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进一步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分离和外包非核心业务,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促进我国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政策发布一年来,各地相继出台具体实施方案,多个生产性服务业综合体项目渐次落地。
生产性服务业起步较早的上海2014年生产性服务业十大重点领域共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8万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8%。其中,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作为对接产业链上下游、集聚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已经成为推动上海产业未来发展的新引擎。
湖北省重点推进优势明显、潜力巨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到今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力争达到1.15万亿元;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力争达到45%。
甘肃省2014年全省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完成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0%。其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文件显示,力争到2020年,全省生产性服务业年均增速达到20%左右;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逐年提高,占GDP的比重达到30%左右。
据生产性服务业研究专家、中国首家生产性服务业平台运营商-北商智业平台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泽华介绍,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对内有利于我国服务业和整体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外有利于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培植动态竞争优势,获取更多的益处。当前世界各国的竞争主要集中在服务贸易领域,我国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助于我国进一步发挥人力资本综合优势,进入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5-08-07】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