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是张江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张江在“双自联动”中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项目。近期张江正通过一系列举措,整合美国硅谷、以色列等全球科技创新领先区域的资源,进行先期培育的预孵化,加快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外创新资源聚集平台。“不求所在、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探索建立与世界接轨的柔性人才引进机制。
与国际孵化器展开合作
今年年底之前,以色列特拉维夫和海法将分别启动两家“中以上海创新中心”,促成中以科技项目的“双边孵化”。该项目由张江高科园区推动建设,五家来自以色列的孵化器联合组建的雷哈韦(上海)众创空间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创新中心的管理运营,张江园区则从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投融资促进等多方面对“中以上海创新中心”予以支持。
今后,张江还将与来自美国硅谷、韩国等更多国际级孵化器展开合作,充分发挥自贸试验区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双自联动”优势。
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院长陈炜表示,张江科技城的离岸创业基地建设,必须从概念和规划走向实际运作。比如,以预孵化整合全球资源后,可再结合产业投资,设立海外并购或境外引导基金,联合对孵化项目进行投资。当孵化项目进入稳定的成长期后,可以收购兼并的方式,进行产业整合或退出,并把创新项目引入张江园区集聚发展。这类的“双边”离岸科创孵化模式,在浦东越来越多,形式也愈加丰富。
日前,位于张江核心园的上海浦东软件园股份有限公司,与德国最大规模的科技园区——德国柏林雄鹰科技园签署园区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和会谈成果,双方将建立伙伴合作关系,推动中德、上海与柏林、浦软与雄鹰等两国、两地、两园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和市场推广,并通过园区资源提供优惠政策和“一站式”、“软着陆”服务,帮助企业更好地走出去、请进来。除与德国柏林雄鹰科技园合作外,浦软还将与美国、芬兰、以色列等国家的园区、机构、院校开展交流合作。
吸引国际创客国内创业
张江平台经济研究院近期的一份研究报告中建议,在张江科技城规划范围内,可率先聚焦科创和农业两个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该报告指出,加强国际创客和外籍人才的引进,吸引一批美国、荷兰、以色列、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农业创新创业企业家和海归人才。
国际创客来国内创新创业的道路,已率先在浦东“铺平”。今年8月,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浦东揭牌,这是国内首个在自贸试验区内试点设立的离岸创新创业基地。该基地面向海外人才,探索“区内注册、海内外经营”的离岸模式,打造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障等功能的国际化综合性创业平台。
作为重点探索的离岸创业模式,在3至5年内,该基地力争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外人才、知名服务机构等高端创新资源集聚地。
【来源:上海产业园区 发布日期:2015-11-13】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