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会宗旨——"学习交流、促进合作、服务企业、发展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功能区专栏>功能区动态>正文

今年新增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掠影

2016-08-11 浏览次数:

  为助力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结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本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在“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三规合一”原则指导下,历经7年的发展,从最初的19家发展到目前的39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发展规模与效益不断提升,单位面积营业收入、税收、利润、就业人数等各项指标连年大幅上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集聚效应充分显现,已成为产业集聚、功能叠加、产业链对接的重要载体。同时,本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建设着眼于“产城融合”,打造“产、城、人”和谐共生的产业综合体,实现了规划中的环境友好、生态平衡。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正在成为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产业转型提质增效的“助推器”。今年以来,经过各相关园区的努力建设,并通过相关区申报,本市又新增6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包括4家认定类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和2家创建类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认定类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上海嘉壹智汇

  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上海嘉壹智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位于青浦区西虹桥地区,紧邻虹桥枢纽,汇聚了航空枢纽、高铁枢纽等交通核心。功能区总建筑面积约93000平方米,将形成电子商务、供应链管理、工业设计、智能制造、传统产业+互联网整合等五大主导产业的聚集。

  在运营管理上,功能区突出产业联动、产业链招商、服务提升,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功能区目前正着力打造智能制造云服务、创业孵化服务、产业协同创新、技术创新专家服务、金融服务、公共信息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联动交流等八大服务平台,为入驻企业提供高效、优质、专业的服务。同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整合各类服务资源,积极拓展技术、资金、信息、人才、市场、融资等增值服务,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能级。结合现行结构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功能区将打造设计服务全产业链、电商供应链服务平台,积极创建智能制造创新示范区、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服务外包专业示范区。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是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合作共建的国家级平台,2014年10月建成运营,总建筑面积147万平米,是全球建筑水平最高、单体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的会展综合体,已形成展览、商业、办公、酒店、旅游、信息化等功能性平台。

  在展览平台方面,功能区已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医药、家具、家纺等产业展览基地;商业方面,功能区商业广场餐饮、体验、商业业态齐全,创新、优势、特色商业发展潜力巨大;办公平台方面,功能区积极打造会展引领型的商务楼宇,博大汽车产业园、那智不二越、威马汽车等行业领军企业入驻,有望成为国内重要会展总部基地。酒店、旅游平台方面,功能区国际化高端会议、交流、接待功能完备,积极推动“展会商旅文”等产业联动发展;信息化平台方面,功能区加快“智慧场馆”建设,推进智慧网络、智慧安防、智慧消防、智慧耗能管理,服务保障功能日益完备。未来,功能区将继续坚持创新创造、融合协调、绿色节约、开放包容、共赢共享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善贸易促进、双向开放、商务交流、高端会议等功能,更好地服务对外开放基本国策,服务国家商务事业发展,服务上海国际会展之都建设。

  上海移动智创

  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上海移动智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位于逸仙路2816号,地处宝山区与虹口区、杨浦区交界,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功能区重点推进互联网核心技术研发、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研发和示范应用等领域,打造知识密集型、高新技术化的互联网产业集群,力争发展成为地方领先、区域知名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和众创空间示范基地。

  功能区以移动电商平台、移动终端开发、移动商务、移动内容开发等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内容为核心业务,依托“载体、功能、产业、渠道、政策、品牌、资本、人才”八位一体的服务支撑体系架构,配以政策服务平台、科技服务平台、信息数字化园区服务平台和商务交流平台等四大公共服务平台,将线下行业的运营模式与线上运营相结合,最终形成“产业互联网+产业基地+产业人才+产业基金+产业金融+产业联盟”模式。目前,功能区已集聚了近150家移动互联网企业,举办了多场行业活动,已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园。未来,园区将通过吸引和集聚更多产业优势资源,秉承以数据为核心,以高端化、智慧化、网络化为主要目标,推进智慧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推动功能区产值过百亿、服务受益群体超亿,推动区域经济规模和产业能级提升。

  上海莘庄工业区智慧科创

  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上海莘庄工业区智慧科创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位于莘庄工业区西北,规划面积2.35平方公里。功能区以生态、科技、智慧、集约为发展愿景,立足闵行区、依托大虹桥,以生产性服务业的积聚与延伸为契机,实现结构转型、区域服务、产业拓展及城市功能发展新模式,聚焦高端装备研发、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以“总部经济、研发中心、营销中心、高科技孵化、专业服务、外包服务”等六大重点领域为主导产业,最终形成一个服务于大虹桥乃至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实现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发展,创新探索产城融合发展的低碳化园区模式。

  功能区秉持“节能减排,绿色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在低碳化建设方面,功能区与中国华电集团联手打造分布式能源中心,实现功能区内冷热电三联供,为功能区的低碳化发展给予重大支撑;低碳管理方面,功能区能源管理中心具有集信息技术、能源管理技术和自动化与控制技术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能直观展示企业能耗信息、实时监控能耗状态等;低碳建筑方面,功能区以LC2(LifeCycle,Low Carbon)为低碳建设理念,推行绿色建筑概念和5A建筑。目前园区已有法液空、华电三联供、华电GE、华硕、日本山崎马扎克等22个重点项目签约落户。

  创建类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上海智能制造

  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上海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地处上海唯一的市级机器人产业园核心启动区——保集e智谷,总占地约300亩,为“十三五”规划重点区域“新顾城”核心。功能区顺应工业4.0、国家智能制造政策趋势以及城市产业转型,致力于建设上海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及最大的智能制造销售集采中心。

  功能区积极打造集科技孵化、产品研发、金融商务服务为一体,以服务机器人、系统集成、互联网科技、智能硬件为扩展内涵的科技新城,发挥智能制造产业优势的同时,建设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基地、科技研发中心、科技创新活动中心等高附加值和科技型服务平台,并为智能制造类企业量身打造集研发、办公、中试于一体的专属空间。功能区内设有产业服务、创业服务、金融服务以及网络智能化四大服务体系,全程助力智能化企业高效发展。规划成立包括智能制造示范区中心、法国中心、3D打印展示中心在内的极具展示特色的区域单元。未来功能区将以助推智能制造产业集聚为使命,打造中欧产业导入的重要窗口,引领国内智能制造产业发展,打造全球智能制造科创平台和产业高地。

  上海爱企

  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

  上海爱企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位于奉贤区“十三五”规划的“大南桥核心区”。功能区以产业链为核心,低碳、节能、环保为设计理念,以信息化的运营方式,集聚科技型电商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打造中国首个企业服务资源对接O2O平台。

  功能区拟新建21个单体,将打造包括总部经济、会议展示中心、商务配套、孵化基地、服务体验中心等功能分区,引进产业链重点企业100家左右,吸引高端专业人才超过1000人,引入近千个创业团队,申请认定国家级及市级公共服务平台5-7个。在此基础上,功能区将加速整合、集聚区域科技创新和服务业要素资源,培育形成专业的服务要素交易市场,打造信息化、云计算产业高地,建设创业孵化中心。功能区也将着力打造智慧化园区系统平台,通过整合智能软硬件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搭建强大的管理网络覆盖和服务器群组平台,提高对园区企业的服务水平、加强园企互动。此外,功能区还将基于爱企网企业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通过汇聚全国近万家服务供应商的服务资源,为中小企业在线提供包括工商财税、法律服务、品牌建设、营销推广、信息技术、商务办公、人力资源及金融服务等八大类、2000多个小项的企业服务内容,帮助中小企业完成线上咨询、线下交易,实现服务资源的充足供应与无缝对接。

2016-8-10 04:01:44 来源:解放日报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