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会宗旨——"学习交流、促进合作、服务企业、发展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功能区专栏>功能区动态>正文

沪制造业增加值将占GDP25% 工业园区成“王牌”

2016-09-07 浏览次数:

“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进重大项目任务,建设集群集聚载体,力争实现十三五末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25%左右的目标。”昨天,市经信委主任陈鸣波在介绍《上海市制造业转型升级“十三五”规划》主要内容时这样说道。

    战略新兴产业占GDP20

    陈鸣波指出,十三五期间,要注重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以重大项目为引领,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推进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百亿级项目,新能源汽车、航空发动机、船舶海工等十亿元以上项目,以及一批亿元项目开工建设。“预计到2020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汽车产业各增产值1000亿左右,智能制造装备、新材料、航空航天、节能环保、都市、化工产业各增产值500亿左右,生物医药与高端医疗器械、高端能源装备和船舶产业各增产值400亿左右。”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转型升级的关键是‘升级’。”陈鸣波指出,根据规划目标,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达到20%左右,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在“十二五”基础上增长约30%,企业信息化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0.5%。

    工业园区发展成“王牌”

    根据规划,2020年,本市工业园区单位土地产值(以供应工业用地)将达到75亿元/平方公里。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徐子瑛介绍称,工业园区是制造业发展的基础和载体,经过十二五的发展,在集聚方面有了进一步提升。“2015年全市工业园区的工业总产值为2.6万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80%,单位土地产值由2010年的56亿元/平方公里增长到201567亿元/平方公里。此外,本市千亿级以上的的工业园区和基地达到了12个。”

    “根据现在的整体考虑,十三五期间,工业园区将进一步转型升级。2020年,要打造3-5家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新型工业化的产业基地,新增3家国家级的示范产业基地,与此同时,建成一批各类的示范区。”徐子瑛表示,上海的工业园区中既有国家级的高端园区,与此同时也有一批园区整体能级和水平还低于平均水平。“接下来,要对所有各类园区进行排查,明确园区主导产业,做好结构性规划。对于临港、漕河泾等一批重点产业园区,将进一步支持推进其提升产业能级和附加值。通过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吸收国内外优秀开发主体,帮助我们现在低效的、各方面还不够好的园区进行升级。从政策方面,也要进一步帮助园区解决投融资方面的问题。今后既有政府资金,也有市场化资金帮助园区走出一条转型创新的发展道路。我们会优先支持闲置低效的工业用地经过转型后首先引入高端制造业,不断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工业园区将是十三五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张重要王牌。”徐子瑛说道。

                                          【来源:劳动报 发布日期:2016-09-01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