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会宗旨——"学习交流、促进合作、服务企业、发展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促进会服务>促进会动态>正文

统计工作要为政府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2017-01-24 浏览次数:


2016年统计工作会议表彰40家先进集体和12位个人

2016年度生产性服务业专项统计工作总结表彰会于20161223日举行,来自本市16个区经委(商务委)、10大主管集团、30家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统计样本单位近80余位统计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处长何勇、市统计局信息中心主任陆洲、崇明区经委副主任施炎和促进会秘书长王惠珍等出席。何勇处长要求2017年统计工作要夯实基础,做好服务,稳步发展,再上台阶。

王惠珍秘书长主持会议,她代表促进会感谢大家一年来对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工作的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工作自2013年初以来已开展了四年,得到了各区经委(商务委)、主管集团和功能区分管领导的高度重视,专项统计从无到有,在全市建立了一支固定的统计员队伍,开启了全国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之先河。20161-3季度,我们较好地完成了统计任务,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绩,为打造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升级版”迈出了坚实一步。今年前三季度本市生产性服务业样本企业数为1405家,其中996家企业上报统计数据,统计上报率达到80%以上,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提高,本市功能区基本都建成了统计数据体系,也基本完成了统计上报任务。她希望大家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工作的认识,高效地完成统计工作,在国内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工作方面继续起到排头兵和先行者作用。

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沈霖通报了2016年本市生产性服务业专项统计工作情况。1-9月份,上海工业生产GDP总值达到19529.67亿元,同比增长6.7%,一产增加值61.13亿元,同比下降了12.1%,二产增加值5630.27亿元,同比下降0.7%,三产增加值13838.27亿元,同比增长10.3%,其中,三产的增加值占GDP70.85%,比2015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这是上海第一次三产增加值在GDP的占比达到70%以上,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达到7965.44亿元,同比增加7%,占服务业的比重是57.56%,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营业收入达到16322.9亿元,同比增长11.7%。上海经济上行压力较大,但生产性服务业仍有两位数的增长,稳中向好,好于预期,这是很不容易的。

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陈琦芳对功能区统计工作作了总结,还对2017年功能区统计工作提出四点建议:首先,各区经委、各功能区负责同志进一步重视功能区统计工作,加强对这项工作的指导和支持;其次,各功能区进一步建立健全统计队伍;第三,希望功能区统计工作同志在网上统计平台上继续及时、准确地做好数据填报,也可以对目前的网上统计平台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第四,为完善功能区统计体系,将组织开展培训,到时请大家积极参加。

王惠珍秘书长在会上宣读了促进会关于表彰2016年度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知,根据各单位组织和完成情况,依据贡献率、上报率及实际工作的覆盖面、难易度,决定对40家单位(区、大集团和功能区)、12位个人进行表彰。何勇、陆洲、施炎、王惠珍、沈霖和陈琦芳等先后为获奖者代表颁发奖状。静安区商务委褚丽娜、上海电气集团陈瑶、漕河泾浦江高科技园曾承隆先后在总结表彰会上作了交流发言。

何勇处长在发言中首先感谢从事生产性服务业专项统计工作的所有同志繁琐而又辛苦的工作和奉献精神。今年1-3季度上海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占GDP达到70.85%,这是上海第一次三产增加值在GDP的占比达到70%以上,距离发达国家达到两个70%,我们已经有一个达到了。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不足,上海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工作已走在全国的前列,统计工作是基础,也是为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依据。

何处指出,上海近几年经济增速较低,经济结构调整是关键,只有实事求是地反映上海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发展战略,才能做好上海的结构调整。目前全市经济发展仅有微增长,而服务业有12%的增长,说明生产性服务业做出了一定成绩。2017年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工作要夯实基础,做好服务,稳步发展,希望大家明年统计工作再接再厉,争取比今年再上一个台阶,为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