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将于本月中旬发布最新的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多位分析师预测,2017年一季度我国经济实现了良好开局,积极因素明显增多,回暖信号增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或为6.8%。专家表示,目前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经济运行仍有下行压力,但稳中向好的格局在二季度会得以延续。
稳中向好,2017中国经济开局势头良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9%,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8个百分点;3月制造业PMI升至近3年最高,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也升至近3年的高点。市场需求改善,生产活动恢复,企业整体向好,行业普遍回升,一季度经济运行积极变化明显,增速呈现回升势头,可望达到6.8%左右。
去年中国经济四个季度的经济增速分别为6.7%、6.7%、6.7%和6.8%,从今年一季度来看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比较好的发展态势。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也显示,3月指数由2月的56.3升至60.0,接近最近两年的新高。稳中向好,稳的基础在加强,进的力度在加大,好的势头在延伸,足以说明中国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特征进一步显现。
“互联网+”行动计划深入推进,带动着经济持续发展不断走强。以互联网经济为例,先前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伽马数据曾发布《2016中国电竞产业报告》(摘要版),根据伽马数据的测算,2016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04亿元,上涨34.7%,其中移动电竞收入171亿元增幅达到187%,超过2016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增长率8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实在在,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2016年底,国家发改委与工信部等5部委就曾联合印发坚决遏制煤炭、钢铁产业违规新增产能的通知。2017年,除煤炭钢铁以外,有多个新行业的落后产能也进入到了去产能行列。中国制造2025、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等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亚洲开发银行(简称亚行)发布的《2017年亚洲发展展望》认为,中国正在加快推进结构性改革,消费将继续成为2017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稳定器。亚洲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泽田康幸表示,中国经济正努力向消费和服务业驱动的模式转型;强劲的消费支出、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结构性改革将提高工业生产率,为中国经济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结构调整的关键节点,需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推动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升级的重要抓手和主攻方向。“互联网+”暖风劲吹,新科技、新业态、新产品为经济增长孕育了新动能;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包括自贸区建设、新产业试点等等,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正能量。稳中有进,稳中向好,2017中国经济开局势头良好,也让世界享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红利”。 【来源:南方网 2017年04月10日】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