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梁志鹏近日表示,风电经过数十年的发展,需要在新能源当中率先摆脱补贴依赖。基本思路就是分类型、分领域、分区域的逐步退出,在2020年至2022年基本上实现风电不依赖补贴发展。
过去五年,全球特别是中国风电产业取得快速发展。2012年全球风电总装机2.8亿千瓦,目前已经接近5亿千瓦。中国风电装机容量也从6千万千瓦,发展到现在已经接近2012年的3倍。但挑战也不容忽视,限电便是其中之一。梁志鹏表示,中国风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量的比重约为4%,而从全球范围来看,一些国家风电发电量已经达到全部发电量的10%以上。今年中国首次在政府报告中把解决可再生能源利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提出,因此各级地方政府、电网企业和发电企业,以及电力用户都在把消纳风电和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前三季度,全国风电的弃风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7个百分点。我相信到2020年,中国弃水、弃光的问题将会得到基本的解决。
第二个挑战则是风电价格依然较高。在国家能源局的计划中,退出补贴方面可分为三种应用类型。首先是已经形成较大规模的陆上风电,需要通过技术进步和市场化的机制创新,率先使部分资源优越的地区风电能够尽快实现不依赖补贴发展。
梁志鹏还表示,其次是海上风电,现在装机规模已经达到150万千瓦,速度还在加快,但也是技术难度最大的,中国还面临着标准不健全、产业体系不完善、政府管理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不过,我们都在努力,今后五年海上风电将是中国风电发展的重要领域。
最后是分散式风电。与欧洲不同,中国走了一条以集中式风电为主率先发展的道路。当前在加快发展分散式风电的同时,也遇到了诸多困难。梁志鹏坦言,不仅面临土地条件制约,在电网接入方面尚存诸多困难。
梁志鹏表示,最近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完善有关的政策和政府服务,使分散式能源风电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未来政府部门将更好地落实支持风电发展的政策;改善电网企业在接入和运行方面的服务;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使其更好地支持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更好地落实可再生能源保障性收购政策,在电力体制改革的背景下,促进可再生能源获得更好发展;在推进风电技术革新的同时,减少非技术成本,使中国的风电成本快速降低。
【来源:市经信委 发布日期:2017-10-27】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