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促进会在市科协思南楼举办了《当前上海经济形势与“十三五”前景》讲座,特邀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综合研究处处长周效门教授,为近百位会员代表讲课,大家认真聆听,详细记录,深受鼓舞,受益匪浅。
周效门教授的讲座从三个方面展开:一、当前上海经济形势与前景;二、“五个中心”现状与前景;三、服务“长三角”现状与前景。他介绍,上海经济发展一直是全国经济发展的晴雨表,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书记非常关心上海。他列举了从国内首个自贸区在浦东开建,到上海“四个中心”+ 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重任,从建设国际大都市到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从融入长三角到服务和引领长三角发展,从打响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到近期正在筹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海经济发展定位也越来越清晰,未来前景看好,我们任重道远。他认为,上海近阶段每10年都有发展题材的利好,如1990年至2000年开发浦东,2000年至2010年举办世博会,以及今年即将举办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都给上海带来新一轮经济飞跃。
周教授认为,上海经过近3年供给侧改革和科创中心建设,工业实体经济在扭转比重持续下降趋势后转为强劲增长,服务业在比重持续上升后转为结构优化升级,创新创业活力逐步转化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周教授认为,从环节上看,纯制造环节规模趋于缩减,但基于制造的生产性服务业迅猛发展,工业经济发展要更关注产业融合发展趋势,把握“制造+服务”方向。从上海近几年经济比重上看,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被动式下降,但工业总量总体依然保持增长态势,工业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期”,今后更淡化“规模速度”的数字指标,关注“质量能级”的功能指标。
周教授在介绍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解释,原先上海提出的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四个中心”,此前中央又提出了上海要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其目的是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与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是一脉相承的。周教授认为,目前在“五大中心”建设中,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已有了三个提升:一是集中度提升,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备,上海集聚金融机构超过1500家,区域内金融机构资产总额扩大1.6倍,2%的就业人口创造了20%的社会财富;二是连接度提升,成为资本融通的重要渠道,2017年上海全社会融资规模接近1.2万亿,占全市GDP的40%,占全国融资总量的6%,辖内银行办理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金额占全国的三分之二;三是显示度提升,国际金融中心排名首入前十,根据最新全球金融中心发展指数,上海一跃成为全球排名第六的金融中心。他还通过举例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临港地区、漕河泾开发区、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嘉定区等近年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上海科创中心六个承载区建设进展。
在介绍上海服务长三角现状和前景方面,周教授回顾了市委书记李强书记在今年3月6日全国“两会”上对服务“长三角”提出了六点对策,即规划对接、战略协同、专题合作、市场统一和机制完善,他还介绍了目前上海服务长三角发展战略和相关实施进展等情况。最后,周教授留出15分钟时间与大家互动,并回答了3-4个问题,受到听课者一致好评。上海市咨询业行业协会、上海市食疗研究会的会员代表也聆听了讲课。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