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海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着力构筑服务型制造先发优势。为了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通过专家智库探讨研究下阶段工作,8月17日,在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指导下,促进会在元庐低碳环保实验基地召开了“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发展专家座谈会”,市经信委、市统计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区经委、促进会、园区、企业、知名院校等专家约20人出席。
会上,专家们就如何更好地落实“上海制造”、“上海服务”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抓新增长点,抓发展亮点,谋划新一轮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探索发展路径和发展举措,现场交流了发展经验和建议做法。座谈会在总结“十三五”以来上海在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方面的举措和成效基础上,重点围绕上海未来的发展重点,在如何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服务能级,生产性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组织机制、政策、人才、资金、市场等方面的瓶颈和需求,服务型制造的发展对策等方面展开讨论。
政府部门结合自身工作领域提出了想法和建议。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何勇处长表示,不管是政府、社团,还是企业、院校,希望借助集体智慧,厘清思路,确定今后的重点方向;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陈琦芳对生产性服务业主要工作和成果做了汇总报告;市发改委产业发展处陈杰副处长提出,要设立“串珠”机制、制定标准、结合统计代码,把资源整合起来;市统计局公交处刘慧处长提议以“解剖麻雀”的方法、研究载体、提高服务化率;市统计局服务业统计处陆立萍处长表示,要借经济普查的契机,更好的梳理2018年上海生产性服务业现状;市财政局企业处赵海波副处长谈到,要找到优势,落到实处,他介绍了相关服务、产业定位等;浦东新区科经委张丽处长围绕载体建设、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生物医药等展开,提出要抓住重点,集中做好。
促进会从社团角度出发,王惠珍秘书长对工作进行梳理,她表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前景良好,目前促进会的工作与各委办有机衔接,与市区政府、九大集团、功能区、企业等都有相关产业研究和对策分析,积累了一些经验,她同时谈了发展中遇到的瓶颈,建议要做好生产性服务业的标准、发展指数的研究等;促进会黄庆元会长谈到,在市经信委的指导下,组织召开了今天的会议,根据李强书记提出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相关工作,我们要积极推进“双总”、供应链管理、功能区、检验检测、专业维修、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等产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型制造的潜力很大,在座专家提供了许多经验做法和实施方案,让我们学到很多,对促进会今后的工作帮助很大。
来自企业、园区、院校的专家也纷纷献计献策。自仪院陈云麒副院长从企业视角表示,上海目前正在打造营商环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打造营商环境是有作用的;临港集团战略发展部梁健总监从园区角度展开,表示要形成上下游配套的生态圈,他介绍了“科技绿洲”、园区拓展等情况,同时分享了“三一重工+树根互联”,“海尔的产业生态与柔性制造”、“小米生态链”等案例;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学院教授、博导明新国作为院校专家,介绍了《服务型制造发展路径与实施路径》的研究情况。
会上,多位领导和专家对促进会的创新工作思路和取得的多项成果(促进会宣传片和《服务手册》等)都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专家们还分享了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对产业的发展空间和遇到的瓶颈问题等提供了很多的有价值的建议和路径。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