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集成总承包(双总)是《中国制造2025》发展“服务型制造”的核心模式之一,“双总”被列为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十大重点领域之首,它是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企业服务半径、减少贸易摩擦的有效方法,在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二三产业融合,促进制造业企业向价值链两端延伸,加速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等方面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也是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向。
多年来,市经信委、促进会一直致力于“双总”领域发展,助推“双总”企业腾飞。上海自2008年起,就开始推动本市“双总”发展,重点培育具有核心技术和服务能力,积极打造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上海服务”供应商,助推上海产业转型升级。去年至今年,促进会多次陪同市经信委副主任傅新华和生产性服务业处处长何勇等领导到“双总”企业调研,通过促进会多次与“双总”企业的走访、交流、座谈、研讨、召开专项资金“双总”情况沟通会、组织专家对“双总”企业项目验收、服务型制造示范遴选工作评审等,强烈的感受到上海涌现了一批以“制造+服务”为特色的“双总”方案供应商,为了更好的宣传推广这一模式,促进会将其中部分企业发展案例编辑形成了《上海总集成总承包工程创新30例》。
11月16日,在促进会二届三次理事会上举行了《上海总集成总承包工程创新30例》的首发仪式。促进会副秘书长王勇介绍了相关情况,他谈到,经过多年来“双总”实践和探索,不断挖掘创新模式,积极研讨发展路径,创新模式实现了五大“转向”,一是从国内市场转向国外市场,二是从实践EPC转向EPC+N延伸,三是从项目配角转向项目主角,四是从第三世界转向第二世界,五是从原产业转向新兴产业领域,这为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增添了亮色,赋予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新的动能,将有效推进本市“双总”以更快速度、向更高层次发展。去年,上海“双总”服务共实现营收6221亿元,连续8年保持10%以上增速,其中以“制造+服务”为特色的“双总”企业有很多的成功经验。促进会在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指导下,从各“双总”企业的经验交流、座谈谈论和研讨发言中,遴选30家企业的探索、实践和总结,又重新“刷新”了相关数据和案例,再添加了各“双总”企业最新图片,汇编了这本《上海总集成总承包工程创新30例》。
本案例集列举了30家具有代表性的“双总”企业,其中不乏行业内的“单项冠军”和“隐形冠军”,介绍了上海“双总”企业积极响应产业链“去产能”和“提质增效”,参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国际市场,在输配电、港口、船舶、新能源、电站、建筑设计、节能环保、融资租赁、供应链管理等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领域创造了诸多创新理念和典型案例,并助推打响“上海制造”和“上海服务”品牌。相信本案例集将对推动本市产业转型升级、积极研讨发展路径、不断挖掘创新模式、推进上海产业创新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本市关心和从事“双总”的有关单位等人士也是有所裨益。
下一步,《上海总集成总承包工程创新30例》第二辑已经列入促进会明年的工作计划,促进会将一如既往,为“双总”企业多做宣传和推介,积极探索,开创进取,引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