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为推进产业政策调整转型,加快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2019年全国产业政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议由工信部党组成员王江平副部长主持。王江平副部长、工信部产业政策司许科敏司长、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傅新华副主任等领导发表重要讲话。会议总结了过去一年全国的产业政策工作,交流各地工作经验,谋划部署2019年重点工作。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受邀与各省市代表一同出席会议。 会上,王江平副部长总结了去年的产业政策工作,主要有六个方面:(一)统筹筹规范产业政策工作,努力营造更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二)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发展服务型制造,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四)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五)培育优强企业;(六)大力发展工业文化。 对于产业政策工作的重点任务,王江平副部长指出,我们首先应当历史辩证地看待制造业产业政策的作用地位,充分认识产业政策的必要性。中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大国,离不开产业政策的推动。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市场力量与政府力量的有机结合。当今全球的竞争,即是产业的竞争,也是政策的竞争。产业政策正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未来,中国应当在强调竞争性政策基础地位的同时,继续积极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 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产业政策?王江平副部长认为,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从新时代产业政策本身的主要功能出发,其次必须要与国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统一起来。中国新时代的产业政策,应当满足五方面的需求:(一)促进公平竞争;(二)弥补市场失灵;(三)提升创新能力;(四)优化产业结构;(五)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安排部署,中国制造业要着重推动三方面的变革——质量、效率、动力。党的十九大部署了六方面工作:(一)供给侧改革;(二)建设创新型国家;(三)振兴乡村战略;(四)协调区域发展;(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六)推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八字方针”——“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产业政策的谋划,将紧密围绕这些重点部署方针。 回答了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怎样的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工作的重点任务也就呼之欲出。王江平副部长指示,要做好做扎实五方面重点工作:(一)自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不断提升工业、通讯业创新发展的活力;(二)善于利用要素约束机制,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产能优化升级;(三)培育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四)发挥产业政策的引导作用,推进制造业优化布局;(五)用机关的政治建设,统领产业政策各项工作。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