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面向工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工业服务业是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关键环节。近期,上海首次出台了《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路径,并加快培育面向先导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数智合伙人。上海电视台对此进行了深入报道,并专访了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会长黄庆元及相关企业代表。
黄庆元会长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此次发布的《行动方案》紧密围绕赋能上海“(2+2)+(3+6)+(4+5)”现代化产业体系,充分体现了产业融合化、数智化、绿色化等发展特征。《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的三大路径:一是立足制造与服务融合的新趋势,推动服务型制造深入发展;二是顺应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新格局,加快产业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三是对标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新要求,构建“上海制造”新型服务生态。
根据《行动方案》,上海将重点聚焦服务型制造、数字化服务、绿色低碳服务、工业设计、供应链管理、工业物流、检验检测、工业专业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出17项具体措施。到2027年,上海计划培育50家营收10亿元以上、服务能力突出的平台企业,其中包括至少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独角兽企业。
对此,黄庆元会长认为:《行动方案》具有很强的落地性和操作性,为我们持续推动工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了“路线图”,打下了“强心剂”。
东方卫视还采访了促进会的理事单位上海微谱检测科技集团、会员单位上海黑湖网络科技等几家企业,深入了解了他们在工业服务业中的创新实践。
微谱科技集团总裁贾梦虹表示,公司致力于提供针对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生物医药等领域的个性化检测分析服务。通过建设共性服务平台,微谱科技能够帮助企业节省研发成本,专注于更具创新性的研发工作。
今年的巴黎奥运会上,从奥运吉祥物到奥运村的家具设施,不少产品都是“中国造”。面对订单交期短、质量要求高的挑战,不少中小型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顺利完成了任务,这其中就有来自上海黑湖科技的数智化系统的助力。黑湖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周宇翔在采访中表示:黑湖科技的数字化系统可以实现内部协同作业,提高效率,快速交付不同紧急订单的产品,并确保产品质量的透明度,从而为企业赢得了更多的订单和采购方的信任。
这些企业在各自领域内的探索与实践,彰显了上海工业服务业蓬勃发展的态势。随着《行动方案》的逐步落实,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创新型企业涌现,共同助力上海乃至全国的工业服务业迈向更高水平。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