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日前发布支持科创中心建设28条意见,包括设立母基金与金融投资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对科创企业的投资,以服务券形式为中小微科创企业购买科技中介服务,探索建立天使及早期创投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等,从资金、服务、平台建设等多方面破解科创企业在不同成长阶段遇到的瓶颈。
缺少资金是科创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普陀的思路是,对科创企业的投资中,政府退一步,让更多金融机构与社会资本做投资主体,对优先投资于区内科创企业的社会资本,母基金提供最高不超过20%的投资。
企业在初创阶段最渴望资金支持,但成功概率低、投资风险大,这一阶段也往往最难获得资本青睐。普陀探索建立天使及早期创投风险补偿和奖励机制,与这些社会资本共同承担投资失败的风险。对投资普陀区内重点支持领域初创及早期创业企业的社会资本,在投资损失确认后,母基金将按净损失的一定比例与投资机构进行风险分担,给予风险救助和补偿,最高达300万元;在社会资本投资获利退出时,通过母基金投资收益,可再获得一定比例的投资奖励。
用金融力量撬动科创发展,普陀还将充分发挥并购金融要素集聚的优势。区内注册有140多家管理公司与股权投资机构,管理资金规模达240多亿元,将引导金融资本进一步聚焦科技创新。
普陀有3万家社会服务机构,对科技中介服务需求巨大。“科创28条”提出,普陀将鼓励发展专业化、规范化、市场化的科技中介服务,重点支持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技术集成、检验检测认证、科技咨询、代理评估、法律会计、知识产权等专业和综合科技服务,对区域贡献较大的中介机构给予一定补贴。同时探索“科技创新服务券”模式,以服务券形式为中小微科创企业购买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普陀区大院大所的大型仪器已向企业开放共享,区内科创企业在租用这些仪器时,65%的租金将由市区两级财政“埋单”。
【来源:上海普陀 发布日期:2015-09-23】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