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接中国制造2025,助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9月24日上午,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共同举办了以“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四新”经济沙龙暨上海发展论坛系列活动。上海市副市长周波出席活动并和与会专家进行了互动交流。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李耀新,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市国防科工办主任吴磊,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徐子瑛,副巡视员史文军等出席论坛活动。
专题交流中,上海社科院部门经济研究所所长孙福庆围绕“智能制造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行了重点解读,来自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海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拓璞数控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汪青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等企业、科研院所和金融机构的专家分别从智能装备、平台标准、系统集成、示范应用、数据挖掘分析、人才培养、金融支持、政策环境等角度展开互动交流。
上海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已经取得了积极成效。对接国家智能制造发展总体部署。今年以来,本市共有9个项目成功申报“2015国家智能制造专项”,项目总数在全国名列全茅,其中,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试验验证6项,智能制造新模式应用3项;此外,本市还有3个项目列入工信部“2015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
完善本市智能制造规划政策。今年以来,编制了“智能装备”、“机器人”等8个高端装备重点领域“1+5规划”,形成具有上海竞争优势的产业新高地。今年7月,市经济和信息化委与市财政局联合发布了《上海市高端智能装备首台突破和示范应用专项支持实施细则》,进一步鼓励自主创新,强化应用导向,聚焦支持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示范应用项目。今年8月,市政府办公厅转发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上海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助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推进智能制造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方向。
构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发挥上海在智能制造领域的综合优势,协调推进“国家机器人测试与评定中心、国家机器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落户上海电科所,促进同济大学落成国内首个工业4.0智能工厂实验室,支持中科新松承办“2015国际智能星创师大赛”并建成国内首个机器人“创客空间”,推动上海工业自仪院筹建上海智能制造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智能制造工程师学院和智能制造科技孵化器。
建立推动智能制造联动工作机制。在汽车、电力、航天等领域,多次组织智能制造企业的产需对接活动。建立机器人微信群、智能制造微信群等平台,促进政府、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社会各界共同推进智能制造发展的良好氛围。
本市相关委办局及区县经委负责同志、本市智能制造领域企业负责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等100余人参加此次沙龙。
【来源:市经信委 发布日期:2015-09-25】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