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振华重工与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索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发布了基于工业大数据的“大型起重设备健康监测智能决策系统”。这是他们应用工业大数据,通过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牵头,在这方面有了突破。该系统可促使传统制造产业从“卖产品”向“卖服务”升级,有望在工业设备、船舶、能源、电梯等领域推广应用。
最近在洋山深水港码头,一座港口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正在改造,通过监测应力、加速度、温度、噪声等数据上千个传感器,被装在高135米、“手臂”伸展可达130米的钢铁“巨人”身上。该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可以反映起重机的实时载荷和工况,这些数据传输到数字仿真平台后,后者能构建一个动态的物理模型,这个模型与起重机的三维虚拟模型融合,构成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能计算出“虚拟起重机”上每个点的变形情况,并通过三维仿真预测,一旦发现关键部件出现金属疲劳、温度异常等“亚健康”症状,都能通过监控中心的三维虚拟模型,及时发出故障预警,让用户及时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
振华港机大型起重设备全球市场覆盖率已占到70%,如何使上万台设备的故障诊断和维护实现自动化远程控制,一直是振华的心愿。去年5月,上海产研院了解到振华重工的这一需求,该院与索辰信息合建的数字仿真实验室已在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技术积累,于是三方一拍即合,利用振华港机多年积累的设备运维数据,共同开发“大型起重设备健康监测智能决策系统”。该项目去年年底由市科委立项,索辰信息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起重机二维模型的三维化,3个月内使产品问世,即在短短半年内完成了核心系统研发,并推出了产品。该系统将更好地实现“从卖设备向卖服务”的转型,并助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发展进程。上海产研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套智能诊断系统的研发,产研院决定将这种产学研合作模式扩展为一个平台。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王小帅)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