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会宗旨——"学习交流、促进合作、服务企业、发展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产业发展>业界动态>正文

嘉定打造科研工作“钱-纸-钱”创新生态圈

2016-12-29 浏览次数:

  日前,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嘉定区徐行镇政府和深圳市光和精密自动化有限公司签约,达成整体转让“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及器件成套技术的协议,转让费1亿元,刷新了嘉定区自主创新“纸变钱”新高。

    科创成果要“瓜熟蒂落”成功转让,离不开地区政府在关键环节上的助推,嘉定为建设上海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正通过深化院地合作,努力把自主创新转化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转化成品牌产品、企业利润,转化成地区综合竞争力。要让科创成果产业化,需要更多空间,嘉定从2007年起通过各种渠道筹措了靠近轨道交通的2000多亩土地,并通过科研用地的方式进行划拨,今年还在菊园新区、徐行镇西部和嘉定工业区部分区域,全新规划了近20平方公里的科技创新核心功能区。嘉定还探索建立综合性、平台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今年7月,区政府和中科院上海分院建设了中科院上海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嘉定产业基地。基地建成后,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引进市场团队,一方面对科研院所的成果进行市场化评估和挖掘,另一方面利用市场手段形成集初期孵化培育、先期投资、后期服务为一体的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截至今年8月底,产业基地引进逾百家企业落地,注册资金过5亿元,已有10余个项目入住园区。

近年来,嘉定通过一系列政策导向和扶持,让更多科研工作换来真金白银。在“钱--钱”的创新生态圈中,嘉定区根据区域实际,重点为“纸变钱”提供更多支持,打通了“专项规划引导-院所创新突破-企业转化应用-特色园区承载-产业基金支撑-创新人才驱动-政府精准服务”的自主创新产业化工作闭环。且在“闭环”的每个环节,嘉定都给予有力支持和推动,如设立了100亿元的新兴产业投资基金、30亿元的科技创新创业发展基金、20亿元的上海硅材料产业基金等。嘉定还引导区域内的企业与驻区高校院所联合开展项目研发,目前驻区高校、科研院所106个研发平台已经向社会开放69个。“嘉定科博会”已形成品牌,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每年在这个平台就产学研用合作进行广泛沟通。目前,科研院所在嘉定落地的企业已达到170余家,年产值超过30亿元。          (嘉定区经委 羌贞)


  • 0

    感动

  • 0

    路过

  • 0

    高兴

  • 0

    难过

  • 0

    搞笑

  • 0

    无聊

  • 0

    愤怒

  • 0

    同情

评论

网友评论:

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