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行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发展先河
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建立资源再利用产业链
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以保护环境、促进资源再生合理利用为目标,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良性循环,探索与创建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该公司首创“电子废弃物网上管理系统”和“电子废弃物网上回收系统”,推动了回收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发展,开创了再生资源回收行业的先河。
2013年,该平台被环保部评为国家环保教育基地,成为行业内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国家级电子电器信息化回收和规范处置工程技术中心,国家商务部、环保部给予了该平台高度评价,并被列为中组部领导培训的案例之一。2014年,平台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建设被列为市政府实事工程,具备了社会广泛的推广复制效应。金桥的环保产业已作为金桥(集团)有限公司重点培育方向,正积极向上市方向发展。
平台曾为“浦东新区人大一号议案”
“阿拉环保”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载体公司是上海金桥再生资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电子废弃物的物联网回收服务及相关环境服务。公司致力打造成为“再生资源产业链综合服务商”,以回收电子废弃物为业务切入点,建设了全国第一个物联网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废弃物回收体系。公司搭建了全国第一个“再生资源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该项目是浦东新区、金桥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进循环经济的载体和支持单位,是金桥生态(园)区建设的重点示范项目,得到了上海市及浦东新区的各级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和支持,曾被列入“浦东新区人大一号议案”。
志愿者基金广泛宣传社会正能量
平台自建立以来,开展了一系列“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环保活动,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应。组建的阿拉环保志愿队品牌已经逐渐形成,获得了“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上海市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等荣誉称号。2013年,平台被环保部评为国家环保教育基地。2014年,平台电子废弃物回收网络建设被列为政府实事工程,具备了社会广泛的推广复制效应。
2015年5月7日,平台在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上海市志愿服务公益基金会阿拉环保志愿服务专项基金,这将有力促进资源有效整合与共享,加强企业与政府、社会团体、各界人士的沟通,加强地区交流与合作,开展组织各种社会公益活动,接受国内外组织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环保专项资金捐赠,资金用于环保宣传、社会公益、志愿者招募等,建立全民环保理念,提升公民环保素质。
建立物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
平台从规范回收、便利回收和降低成本多角度分析,启动了兼具物联网、电子商务、信息化和低碳产业等特点的物联网再生资源回收网络体系建设(见图1),以电子废弃物为切入点,细分为大件与小型电子废弃物,建立从回收过程的可溯源体系。基于核心物联网运营基础,平台对线上、线下所有业务进行了全面思考,通过模式创新、载体创新、渠道创新、体系创新、服务创新等,建设一个资源循环利用的创新模式生态圈(见图2)。将增值服务贯穿“宣传、回收、支付”三大环节,并能有效激励、多点互动,建立突破传统回收行业的多边服务模式。
整个物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体系项目,通过规范的回收工作,将生产性企业、销售企业、消费者、废弃物回收、废弃物处置、原料再生利用,牢牢捆绑在一起,形成了资源再利用的产业链条,在便利居民同时,促进了企业发展。
2011年,公司启动物联网智能回收箱研发,到了2013年,研发出第四代智能一体式触摸回收箱,除大件回收预约、小件交投功能,还有网点查询、活动预告、天气预报、环保公告、生活新闻、水电煤缴费、电话充值等便民功能,使智能回收箱真正变成老白姓环保生活的重要载体,为智慧城市的信息化生活增添环保乐趣。此外,公司还研发了以手机APP“回收宝”、微信为移动互联网回收的平台,将回收业务移植到移动互联网终端。
平台研发的第四代智能回收设备获得了国家3项实用新型专利,12项软件著作权,一项发明专利受理,成为上海市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中唯一一家高新技术企业。
截至2015年3月,信息化物联网回收共建立2867个电子废弃物网点,其中,企业近300家,商场地铁大卖场近420家,寺庙9个,机关59个,学校252个,社区、街道近1800家。建设期间累计回收小型电子废弃物150吨,大型电子废弃物100万件。招募组织了1000多位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走进机关,走进企业,走进学校,走进社区”等环保宣传系列活动3000余场,参加人数超过十万人。目前,阿拉环保网的网络注册会员数超过40万人。
公司研发建设物联网再生资源回收服务体系项目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大力关注。目前已累计接待参观学习人数超过5000人次。赢得了国家商务部、环保部的一致好评。物联网回收体系曾荣获浦东新区职工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上海市资源综合利用优秀成果奖;公司荣获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示范企业等称号。
广泛增加工业废弃物处置业务
公司为企业提供固体废弃物、危险废弃物的规范回收处置,其中,电子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已基本涵盖主要电子电器废物种类,包括四机一脑、小家电、废印刷线路板、废硒鼓墨盒等,实现无害化拆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处置工程通过全自动化传送,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叉车不进入车间,优化了生产布局,提高工作效率,车间环境污染能得到有效控制;产生的荧光粉也得到有效控制。实现年处理处置各类电子废弃物200万台/件能力。
公司还为有需求的企业提供各类销毁业务,保证销毁的高效安全。目前销毁业务以汽车及零部件销毁为重点,正延升扩大至化妆品、日用品等各个领域。
五大服务功能向其他工业区延伸
公司环境服务能力在物联网回收的主营产业带动下,进行了多方面开拓和完善,五大服务功能已经从金桥园区逐步向其他工业区延伸,并具有复制推广效应。
1、交易功能:借助原有企业交易的网站管理运营经验,为产生固废、电子废弃物、危险生活垃圾(节能灯、废电池)的企业和个人搭建了新的交易平台。2009年我们创立阿拉环保网,利用行业及会员资源,继续完善居民、企业的再生资源回收处置等交易功能,构建符合中国国情、激励居民规范交投的再生资源回收再利用的循环交易体系,发挥了平台的交易载体功能。
2、信息功能:在公共服务平台网站前期进行了大量的信息积累,重视信息的数据发掘和信息价值,及时搜集与企业相关的各类政策法规,在平台网站上每天进行行业信息更新,每年更新发布2万多条,为行业人员提供参考;承接了政府环境监测站业务后,每天发布金桥园区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为园区环境信息提供参考,该数据与浦东环境热线连网,实现了信息共享。持续提升和完善信息服务功能,通过溯源等功能,建立电子废弃物数据库,回收处置量等信息溯源,为政府采购项目提供了数据及条件支持。对信息功能的重视和建设,使平台及时紧跟政策变化和国家行业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企业战略的及时调整,发挥了平台信息载体的作用。
3、展示功能:为了提高平台的影响力,获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调研帮助,积极策划了展示厅建设,在展示厅内结合平台业务,以新颖有趣的模式持续更新展示内容。包括电子废弃物实物、处置流水线实物模型展示、环保宣传、生态建设内容展示等,作为上海市环保亮点示范项目之一,先进的回收物联网模式展示,先后接待了国家商务部、环保部、行业专家、学校学生、社区居民超过5000余人次,该展示还先后参加了中国工博会、环博会等大型展览,发挥了平台的宣传展示载体作用。
4、培训功能:为推介平台业务,宣传环保低碳生活,扩大平台的影响力和专业度,公司深入社区、企业、学校、政府机关等地,持续进行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业务的培训、回收网点项目管理人员流程培训、环保志愿者宣传培训等。在回收网点的社区、企业、楼宇等地培训超过30次/年,参与培训人次达500人次;成为国务院展望学院的优秀培育基地,是国家优秀环保教育实践基地,每年接待约3600人次参观学习。去年,还组织了金桥园区所有重点企业,联合交大师资力量,为金桥园区企业进行了深入的专业及管理培训,获得了良好反响。发挥了平台培训载体的作用。
5、管理功能:积极参与行业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置数据库,为政府出台相应政策建立了数据基础。发挥载体作用,承担了一系列政府功能服务项目。如垃圾分类、生态信息服务平台、环境监测平台、生态可持续评比、水资源梯级利用、大用水户监管平台等一系列生态创建项目的实施。通过建设环境检测平台和金桥生态信息平台,发挥了平台重要的管理载体作用。
通过这五大功能的建设与运营,平台的功能业务由单一的交易服务开拓到信息主体、培训管理服务、综合性平台服务等;业务对象由企业为主要客户扩展到了政府、社区居民、社会团体等。五大功能的齐头并进,成为平台迅速提升社会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今后,公司有信心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引导下,勇于创造条件,以积极务实的努力,不断创新,力争使再生资源产业规范、高效运营,成为行业引领和示范企业。
(金桥集团 高万杰)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