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市委常委、副市长周波,市政府副秘书长金兴明前往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上海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智能制造应用工作,实地察看了上海仪电显示材料公司彩色滤光片智能车间、上海剑桥科技公司ICT终端产品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听取了公司智能制造总体规划、应用进展及成效、进一步打算等情况的汇报。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黄瓯出席调研活动。
周波副市长指出,智能制造是上海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也是上海发展高端制造业的重要途径,尤其对传统制造企业而言,开展智能化改造升级对提升企业竞争力更具有现实意义。他希望,剑桥科技、仪电显示大胆开展智能制造应用的探索和实践,不仅要成为智能制造的实践者,而且要成为智能制造的示范者,更要成为智能制造的推广者。他要求,市相关委办局加大政策聚焦支持力度,学习借鉴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产业和金融的对接,加大智能制造的应用推广力度。
据介绍,上海仪电显示材料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五代线液晶显示面板配套彩色滤光片专业生产厂商,该公司彩色滤光片智能车间列入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随着电子产品迭代速度逐年上升,大批量的自动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多品种小批量的个性化客户的要求,在原有自动化的基础上建设智能车间成为公司转型发展、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必由之路。在对工厂总体设计、工程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建模的基础上,应用智能定位识别自动生产线、车间智能化仓储运输、统一管道供给能源、自动排产与执行管控、以及自动在线检测和数字化工艺品质管控等智能化生产装备与手段,实现业内领先的智能化制造模式。目前,该公司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建设初见成效,实现每月70多款产品、7×24小时全自动化生产,产销超过原设计能力25%,产品生产周期缩减50%。
上海剑桥科技公司致力于家庭、企业及工业应用类信息通信技术(ICT)终端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基于电子信息制造业的特点,剑桥科技在实施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摸索出了一条“积极引进结合自主开发”的道路,在引进、定制生产装备的同时,自主开发了大量生产装备以及应用软件。目前,剑桥科技的智能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线操作工人减少1000多人,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剑桥科技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的成绩已经引起国内外有关方面的密切关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院刊“MIT Technology Review”在2016年4月刊发表长篇专题报道,认为剑桥科技的智能制造项目是中国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的一个成功代表。
据悉,“十三五”期间,本市将在汽车、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领域,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试点建设,重点培育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动建立100家示范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带动1000家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2016年已推动汽车传感器、物联网模块、高压输配电、航天器结构件等20个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2015、2016年,本市共有18个项目列入国家智能制造专项,7个项目被评为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入选项目数位居全国前列。
市发展改革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闵行区政府、上海仪电集团相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来源:市经信委 发布日期:2016-12-15】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