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先进、优化创新,推进产业组织转型升级
促进会承接的《产业组织优化创新机制研究》项目顺利结题
在中国制造2025、智能制造、德国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产业创新发展背景下,为加快推动上海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以工业互联网重新确立上海产业引领力,以智能生产克服要素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形成上海新的增长动力,受市经信委委托,促进会承接的《产业组织优化创新机制研究》结题会于12月15日下午在促进会召开。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何勇处长、张璐璐、陈琦芳、研究室陈斐斐、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沈瑞良副巡视员、上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监督管理处刘春扬处长、安吉汽车物流有限公司忻坚敏副总经理、汇付天下集团公司郭爱军助理总裁、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王惠珍秘书长出席。
市经信委生产性服务业处张璐璐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她谈到,营改增的全面推开,通过税制优化、税负调整为生产性服务业营造了良好的税收环境,对生产性服务业分工细化、产业融合化、业态新型化和业务国际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背景下加强产业组织优化创新机制研究十分必要。
促进会于2017年年初开始启动项目研究工作并于6月23日召开开题会,期间项目组通过对企业的实地调研、研讨,先后10多次进行修改完善于11月初提交中期成果。促进会项目组进行项目汇报,介绍了产业组织优化创新机制的研究概述、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组织创新模式、国内外产业创新经验比较、产业组织优化创新机制与对策建议、研究总结等。
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经过认真讨论后表示,项目组搜集、整理了大量国内外及本市产业组织、产业组织间各类优化创新典型案例资料,分析总结了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北京、深圳、江苏等省市的产业发展和创新发展经验,深入剖析上海产业组织创新机制发展的优势与不足,所引用典型案例具有一定的实证效果和借鉴推广意义。项目围绕产业发展趋势、产业组织创新模式、国内外产业组织创新经验比较、产业组织优化创新机制与对策建议等开展。从宏观、中观、微观角度分析产业组织创新模式,并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交流、调研等工作总结产业组织演化创新路径,归纳出十种产业组织创新模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项目立足企业主体和产业组织创新内外部环境在产业组织优化创新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提出产业组织机制优化创新对策建议,使本项目具有针对性、操作性和指导意义,专家组一致通过予以结题。
市经信委研究室陈斐斐从新经济观点、经济贡献度、趋势、特征,操作性等角度出发,谈到市里关注的“独角兽”企业,表示项目分析客观,与产业组织相挂钩,有定量化指标,使工作对策可以借鉴,使政策进一步深化。
评论
网友评论:
共评论。点击查看